企業幫助2020-04-09 16:34336001
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稅務指南系列之二
昨天,我們討論了什么是年度結算。既然大家都想通了“年結”這個詞,那么肯定會有更多的疑問——“我需要辦理年結嗎?”
今天,邊肖將告訴你是否需要辦理年度最終結算。快來坐吧~看看你是在“退稅”還是“繳稅”的行列里吧~
我需要辦理年度匯算嗎?
如果是居民個人,且在一個納稅年度內(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)取得了工資薪金、勞務報酬、稿酬、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已預繳的個人所得稅,與這四項所得全年加總后計算的個人所得稅存在差異,則需要關注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。如果預繳的稅款高于全年應納稅額,可以通過辦理年度匯算清繳獲得退稅;如果預繳的稅款少于全年應納稅額,應辦理年度匯算清繳,補繳稅款。
同時,為進一步減輕納稅人負擔,經國務院批準,如果您的年度綜合所得為不超過 12 萬元,但需要進行年度匯算清繳或者年度匯算清繳稅額不超過 400 元,且扣繳義務人在取得所得時已依法預扣個人所得稅的,則無需辦理年度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并繳納稅款。如果你提前多交了稅,申請退稅是你的權利。不管多小的稅,都可以申請年度匯算清繳,申請退稅。如果放棄退稅,就不用申請年度決算報告了。
[政策依據]
《關于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涉及有關政策問題的公告》(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94號)
我是否不用辦理 2019 年度匯算?
2019年為非居民個人的,不需要辦理年度匯算清繳。
如果您是居民個人,且您的扣繳義務人在您2019年取得綜合所得時已依法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,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,可以不辦理年度匯算清繳:
1.2019年度綜合所得總額不超過12萬元;
2019年在2.應納稅額不超過400元;
3.'s 2019年預繳個人所得稅與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一致;
4.不辦理退稅。
[政策依據]
《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辦理 2019 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事項的公告》(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44號)第二條
Tips1
什么是扣繳義務人?
個人所得稅由單位或個人為扣繳義務人。扣繳義務人在支付您的收入時,應根據稅法規定計算您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,并在扣除個人所得稅后的金額支付給您。扣繳義務人在支付您的收入時所扣繳的個人所得稅,應按稅法規定及時向稅務機關申報繳納。
取得綜合所得的,向你支付工資、勞務報酬、特許權使用費的單位或者個人為你的扣繳義務人。
Tips2
如何知道扣繳義務人是否扣繳了我的稅款?
根據稅法規定,扣繳義務人應于次月15日前向稅務機關申請全員全額扣繳申報,報送所有個人的相關信息、已繳金額、扣除項目和金額、代扣代繳稅款的具體金額和總額等相關涉稅信息,繳納代扣代繳的稅款。可以在每次領取收入時向支付單位了解扣繳稅款情況,也可以在年度結束后要求扣繳單位提供支付收入、扣繳稅款等信息。
此外,還可以通過手機個人所得稅APP或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查詢相關單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等相關信息。
Tips3
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超過 12 萬元的“收入”指什么?
這里的收入指的是“毛收入”,即扣除任何費用、扣款和稅之前的收入。對于工資薪金,通俗的理解是,工資要發;對于勞務報酬、稿酬、特許權使用費所得,一般理解為稅前收入,而不是你實際拿到的錢。
我是否屬于需要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的情形?
如果同時滿足以下條件,則需要辦理年度匯算清繳:
根據稅法,1.是中國居民個人;
2.在一個納稅年度(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)內取得工資、薪金、勞務報酬、特許權使用費或特許權使用費中的一項或多項;
3.年度綜合計稅后需要辦理退稅(自愿放棄退稅除外),或應納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:
你在(1)的綜合所得年收入高于12萬元,應納稅額高于400元;
(2)取得收入時,你的扣繳義務人未依法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。
[政策規定]
《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辦理 2019 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事項的公告》(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44號)第三條
Tips1
什么是居民個人?
根據《個人所得稅法》第一條規定,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,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183日的納稅人為居民個人。如果你是中國公民,一般來說,你是個人所得稅法所說的居民個人。除非你不是因為家庭或者經濟利益而習慣性的生活在中國。因工作、學習、探親、旅游等原因臨時離開中國的,在這些原因消除后仍需回國,也是居民個人。如果你是外籍個人,如果你在中國有住所,或者你沒有住所,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居住滿183天,你也是居民個人。
Tips2
什么是中國境內有住所?
在中國有住所,就是因為戶籍、家庭、經濟利益等原因,習慣性地在中國生活。
哪些情形可以通過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申請退稅?
退稅是納稅人的權利。從充分保護納稅人權益的角度出發,只要納稅人2019年預繳稅額高于全年應納稅額,納稅人無論收入多少、退稅金額多少,都可以申請退稅。常見的情況有:
1.2019年全年綜合所得不足6萬元,但已預繳個人所得稅;
2019年2.有符合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,但預繳個稅時未申報扣除;
3.'s扣除費用6萬元,“三險一金”等專項附加扣除,子女教育、企業(職業)年金、商業健康保險、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等專項附加扣除以及其他扣除因部分月份就業、辭職或無收入而不足;
4.無用工單位,僅取得勞務報酬、稿酬、特許權使用費收入,需要通過年度匯算清繳在稅前扣除;
5.納稅人勞務報酬所得、稿酬所得、特許權使用費所得,年中適用的扣繳率高于全年綜合所得年度適用稅率;
6.預繳稅款時,未申報或未充分享受殘疾人個人所得稅減免等綜合所得稅優惠;
7.,有符合條件的慈善捐贈,但稅款沒有預先扣除。
哪些情形應當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補稅?
納稅是納稅人的義務。納稅人年度預繳稅額低于應納稅額,且不符合國務院規定的免稅義務(年綜合所得不超過12萬元或者補稅額不超過400元)的,應當辦理年度匯算清繳和補稅。常見的情況有:
1.在兩個以上的單位工作,領取工資和薪金。預繳稅款時,重復扣除基本扣除費用(5000元/月);
在2.,除了工資和薪金之外,還有勞動報酬、報酬和特許權使用費。各類綜合所得相加后,適用的綜合所得年度稅率高于扣繳率;
3.在預扣預繳款時扣除了不應扣除的項目,或者扣除額超過規定標準,在年度匯總納稅計算中因扣除額增加了應納稅所得額;
4.納稅人取得綜合所得時,扣繳義務人未依法申報收入,扣繳預繳稅款,需要補充申報收入。
3
對于2019年1月至12月在一個單位工作并領取工資的絕大多數納稅人,如果已及時向單位報送符合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,單位將在每月發放工資時依法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。如果年度內沒有重大疾病醫療或捐贈支出,納稅人年度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基本相同。這種常見的"工薪族"不需要辦理年度匯算清繳。
如果您不確定全年預繳的稅款是否與應納稅款一致,可以登錄國家稅務總局官方發布的手機個人所得稅APP或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站,按照指引進行相關操作,查詢、確認或補充完善與您綜合所得相關的收入和扣除。系統可以自動計算預繳稅金與應納稅額的差額。如果你需要退稅,你可以決定是否申請退稅。年收入12萬元以上且補稅金額大于400元的,需進行年度匯算清繳。相關問題也可以咨詢專業人士。
上一篇:年度報告常見問題解答
推薦文章
美國將放棄新冠疫苗知識產權專利意味著什么?
2022/11/8 10:30:30企業拿到異常增值稅憑證怎么辦?
2022/10/14 9:20:27申請公司注銷登記的情形有哪些
2022/9/6 9:29:09開曼公司注冊的辦理流程及所領取的資料
2022/6/11 11:23:06品質保證
15年以上財稅經驗積累獲得國家中小企業基金投資專業實力
資深財稅團隊專業會計團隊安全無憂
2048位安全證書銀行級別的系統安全多元服務
社保托管、稅務代辦財務規劃和咨詢等增值服務